癌症的免疫療法是一種標靶療法
可分為被動免疫療法及主動免疫療法。被動免疫療法最常見的是利用施打抗體(如PD1抗體)來影響免疫系統而達到治癌的效果,但要維持效果,必須一直施打抗體直到疾病受控制。而主動免疫療法是利用施打疫苗,使身體自己產生抗體來對付癌細胞,一直到癌細胞全被殺死為止。 疫苗施打後會使免疫系統產生記憶,只要有癌細胞或外來入侵物存在即會產生抗體,因此不必經常施打,很多傳染病的根絕主要來自疫苗的貢獻。
一般來說,抗體的抗癌機制可以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是抗體會辨認癌細胞上的特殊標的並藉此抓住癌細胞,第二步是由抗體的另一端(帶有特殊醣分子)去與免疫細胞接合,進而啟動免疫細胞產生激素以殺死被抓住的癌細胞。如果抗體上沒有這醣分子,就無法和免疫細胞接合而引發後續的毒殺機制,癌細胞還是會增生、擴散。
標靶藥物賀癌平便是一種抗體,其治療效果取決於對癌細胞的親和力以及啟動免疫細胞來毒殺癌細胞的能力,因此抗體上醣分子的組成及構造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關鍵。
目前市面上的抗體藥物皆含有多種不同的醣鏈分子,成份複雜,很難確實掌握它的功效。但因醣分子合成科學的進步,目前的技術除了可以增加抗體的親和力,也能最適化醣分子的組成,甚至製造只含有單一、特殊醣鏈的抗體,也就是「均相化」抗體,使藥物發揮最好的效果。現在中研院的均相化抗體技術已經轉移給業界,用來製造效果更好的標靶藥物。
除了醣蛋白外,醣分子也會與脂質結合以醣脂形式表現在細胞上。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醣脂組成及結構不同,就如同醣蛋白在正常細胞及癌細胞上也往往不同,有的癌細胞上醣蛋白的蛋白質部份產生變異,有的在醣分子上有差異。所以如何找出醣蛋白及醣脂在癌細胞及正常細胞之間的差異,是發展抗癌藥物的主要方法。
假如能找到只在癌細胞表面表現的特殊醣類,表示細胞中有某種酵素的基因是過度表現來合成這種醣類,而這酵素對於癌細胞可能是重要的。因此我們可以經由設計藥物的方式,合成能夠抑制這種酵素的化合物,來開發新的抗癌藥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