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學
1948年出生於嘉義縣義竹鄉的翁啟惠,在小學四年級之前,他的功課並不突出,但升上五年級後,卻突然開竅,成為班上唯一考上台南一中初中部、後來又直升高中部的學生。當時他獲得保送清華大學化學系,但因親友期望他讀醫科而放棄保送資格,而後因為沒有考上台灣大學醫學系,只好進入第二志願台大農化系,從此讓他和化學研究結下不解之緣。
台大畢業後,翁啟惠跟隨化學系教授王光燦八年(台大化學系一年、中研院生化所七年)研究蛋白質合成,中途並取得台大生化科學碩士,而後才出國留學,那年他已經31歲了,雖然起步比較晚,但因過往研究表現傑出(已發表35篇論文),他不但在中研院留職留薪,還成為第一位以全額獎學金直接進入MIT化學系攻讀博士的台灣學生。
MIT就學時期,翁啟惠確認自己的興趣,他跟著教授懷特賽茲(George Whitesides),研究以酵素為主的新化學合成法;為了延續研究,希望能將酵素合成法應用於複雜分子(包括醣分子)上,3年即拿到博士學位的翁啟惠,與懷特賽茲搬到哈佛大學當一年的博士後研究員。本要回國服務,但因懷特賽茲及王光燦教授的鼓勵,決定留在美國追求更大的成就,還賣掉台北的房子,把四年來留職停薪的薪水還給中研院。
講座
致力於醣分子合成研究的翁啟惠,1983年到德州農工大學化學系擔任教職,4年後升為正教授。1989年本要應史丹佛大學之聘擔任教授,旅途中他順道去聖地牙哥的斯克里普斯(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TSRI)研究院演講,當時的院長勒納(Richer Lerner)聽完演講後,就提出條件優渥的合約,希望聘請他擔任新成立的化學系主任。
當時TSRI在生物醫學領域相當知名,但沒有從事化學研究的部門,翁啟惠直覺認為化學領域對生物醫學的發展很有潛力,因而決定到TSRI,但他婉拒行政職,只願意當講座教授,專心從事研究,10年後,TSRI在化學生物領域被評為全美第一名。
翁啟惠表示,獎項和獎座的獎金,是讓他能夠心無旁騖的專心於研究的重要原因。1985和1986年他在美國當助理教授時,連續獲得美國生物醫學西樓學者獎和美國總統青年化學家獎,這些獎項有政府及大企業資助且無限制的配合款,讓他放心投入醣分子的領域,並擔任研發公司顧問從中學習創新及選題的竅門。
而後在Scripps研究院化學獎講座教授時,這個講座原本獎金有200多萬美元,經過滋息,20年後,竟然高達1千多萬美元,只是他因回台接任中研院院長 ,而放棄了該筆獎座基金。
Comentários